高效氣浮裝置的設計是為了解決廢水經反應后絮體比重接近于水的各類廢水。高效氣浮采用了微氣泡發生技術、次表面捕集技術、逆流原理技術、分離區層流原理技術、高效管式加藥混凝技術、浮渣循環絮凝技術、污泥沉淀收集等七個方面的核心技術,能高效分離污水中的懸浮物,系統巧妙把氣浮和沉淀兩種工藝集合在一個池體中。
顯著優勢:
1、氣浮和沉淀的巧妙融合,非常適合高濃度復雜污水處理。
2、效率高,每小時可以達8-30m/㎡.h(高效的特殊設計)
3、排放的污泥濃度高,達到30-100g/L。
4、出水水質好。
5、運行成本低。
6、耐沖擊負荷。
7、設備免維護,池底安裝有自動清洗系統,系統排泥時自動清洗池底。
依托七大綜合技術
1、微氣泡發生技術
2、次表面捕集技術
3、逆流原理技術
4、分離區層流技術
5、高效管式加藥混凝技術
6、浮渣循環絮凝技術
7、污泥沉淀收集技術
工作原理
高效氣浮裝置采用約占總水量30%的處理后水進行高效溶氣再循環。循環水與污水以及藥劑三者的混合在一個特別設計的高效氣水混合管中完成,大量生成的絮凝物在高密度微氣泡的環境中生成并長大。一個特別設計的均衡釋放裝置,取得平均直徑為2um的微氣泡,高密度微氣泡的巨大表面積提供了吸附細小懸浮物的能力。微氣泡粘附在懸浮粒子上經輕度的混合后從底部進入氣浮槽。首先快速上升的懸浮顆粒在快速上浮區快速升起在液體表面形成輕渣層。
高效氣浮最特殊的地方在于它再讓污水經過特別設計的次表面捕集裝置,使那些緩慢升起的浮力略大于重力的小微粒和小微泡被截取并移動至次表面逐步凝結成較大的絮凝物,當這些絮凝物的浮力逐漸增加后,他們就在不受任何擾動和水流阻礙的情況下上浮至水面的輕渣層。那些浮力小于重力的懸浮物被截取并移動至次表面逐步凝結成較大的絮凝物,沉淀在池底由專門的污泥收集裝置收集排放。
技術性能
高效氣浮采用微浮選技術、次表面捕集技術、逆流原理、固液分離區層流技術、浮渣循環絮凝技術及沉淀原理制作,是氣浮與沉淀的完美結合,結構緊湊、高效、水力負荷高達8-30m/㎡.h,固體負荷高,最大允許進水懸浮物濃度8000mg/L,能效高,與標準氣浮相比具有更高的分離能力,運行成本低,出水水質好,含固量可高達30-100g/L。
應用領域
高效氣浮主要應用處理廢水經反應后絮體比重接近于水的各類廢水,廣泛應用于機械、化工、煉油、輕紡、交通、食品等行業,特別適用于油田鉆井污水、油田回注水、煉油廠污水的處理。
高效氣浮調試操作規程
一、開啟步驟
1、開機前檢查:
1)檢查所有閥門處于正常工作狀態。
2)檢查氣水混合罐處于正常工作狀態。
3)檢查電氣設備處于正常工作狀態。
二、操作步驟
1、控制進水閥門,以限制進水量在設計水量范圍之內。
2、達到進水量后轉動調節堰,控制水位達到集渣槽頂端不溢流到集渣槽內以便刮渣徹底。
3、高效氣浮設計回流比為30%,單臺氣液混合泵處理量為60m3/h。來水量大于250m3/h時開氣液混合泵2臺。
4、啟動氣液混合泵時先關閉氣液混合罐的閥門,逐漸開啟2臺水泵進水閥門,使氣液混合罐壓力達到0.6MPa時再打開氣液混合罐出口閥門,使氣液混合罐內達到飽和狀態后將罐內富余空氣一起排出后,調整2臺氣液混合罐0.35-0.4MPa時穩壓運行。
5、調整氣液混合罐0.35-0.4MPa時穩壓運行后查看氣浮曝氣情況,氣浮曝氣時氣泡微細并緩慢升起,水體充氧達到飽和狀態,水體顏色逐漸變為乳白色。
6、查看浮渣情況根據來水水量投加加藥量。
參考值:
1)PAC藥劑:濃度5~10%,壓力≥0.3MPa(G),溫度≤40℃;
2)PAM藥劑:濃度0.1%,壓力≥0.3MPa(G),溫度≤40℃。
7、根據出水水質變化,調整加藥量、進水量、容汽水量,保證出水水質。
8、根據浮渣生成情況,控制出水閘板,調整浮渣液位至刮渣機排泥要求,啟動刮渣機進行刮渣。
9、在氣浮正常運轉后要確定刮渣的次數,一般鏈板式刮渣機根據浮渣厚度進行刮渣(一般為開啟十五分鐘為一個行程,二個小時開啟一次)浮渣多時可縮短開啟時間增加行程運行。
10、開機后應檢查氣浮進水和排水系統,實現進出水的平衡,保證氣浮正常工作。
三、停機步驟
1、關閉刮渣機。
2、關閉氣浮進水泵。
四、日常巡查及設備維護操作和維護
1)操作者必須了解設備安裝及試運中的全部情況,做到對設備心中有數;認真交接班,將每班設備運行情況詳細交待給下一班;并與維修人員密切配合,保持設備長周期安全運轉。
2)經常注意設備各連接部位的緊固情況;定期加油,以保證各潤滑點充分潤滑;檢查過電流繼電器的工作可靠性;檢查各軸承溫度,注意設備運行時有無異常音響、震動、松動、卡阻等情況;定期檢查和調節傳動鏈條、牽引鏈條的松緊程度;嚴禁池內掉入雜物,以免卡阻設備,若運行中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消除后再使用。
車間可根據生產的實際情況制定出本崗位的切實可行的操作規程,并要嚴格執行。
3)定期檢查刮渣機、水泵的潤滑系統,經常加油(每3個月添加一次,6個月更換一次)。
4)根據反應池的絮凝、氣浮區浮渣及出水水質,注意調節混凝劑的投加量等參數,特別要防止加藥管的堵塞。
5)經常觀察氣浮池面情況,如果分離區浮渣面不平,池面上經常有大氣泡破裂,則表明氣泡與絮粒黏附不好,應檢查并對混凝系統進行調整或采取適當措施(如投加表面活性劑等);
6)經常檢查氣水混合罐的水壓,使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以保證溶氣效果。
7)做好日常運行記錄,包括處理水量、投藥量、溶氣水量、溶氣罐壓力、水溫、耗電量、進出水水質、排渣周期、泥渣含水率等。